川观新闻记者 张守帅
“原来我们买华为的手机是因为没有钱,现在大家调侃,没有钱买华为的手机。”5月10日,中国品牌日四川活动“魅力天府品牌之夜”在成都东郊记忆举行,华为大学特聘教授、华为最高管理奖“蓝血十杰”获得者王太文在登台分享时,用一句幽默的话引发大家会心一笑,两个“没有钱”的时间跨度,是华为从寂寂无闻到品牌享誉世界的“逆袭”之路。

台下认真倾听的观众,多数来自四川企业界,大家对“华大哥”打造品牌的“秘籍”无比关注。王太文在华为工作近30年,是华为品牌崛起历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做企业要做三件事,创造价值、呈现价值、实现价值,这个价值到底是什么?”王太文认为,企业的存在是为客户服务,当客户愿意为产品买单,还高高兴兴地点赞,这就实现了企业价值。做到这点在产品策划时就要洞察客户的痛点,真正帮他们解决问题。
他举例,2003年华为进军欧洲市场,之所以能在阿姆斯特丹拿下第一单,是因为那里的建筑有几百年历史,受限于土地资源难以有更多的场所布局基站,华为为此研发的全球第一部分布式基站打破了瓶颈制约,后来成为欧洲3G网络的标准配置。
打破痛点就是产品卖点。“华为每一款手机在研发立项时,必须回答打动消费者的至少3个卖点是什么,否则公司不予投资。”从Mate50看,这三个卖点——昆仑玻璃(不易摔坏的屏)、北斗卫星消息(紧急时刻保障安全)、鸿蒙操作系统(保护隐私),使得华为手机与其他产品有了显著不同。王太文建议四川企业以回答“卖点三问”为抓手提升市场洞察力,生产出让消费者“难以拒绝”的产品,从而在同台竞争中脱颖而出。
谁最能讲清楚产品的独特价值?研发人员。与很多企业不同的是,华为鼓励研发人员转战市场营销领域。“有本事把它生下来,就要有本事把它养大。”王太文说,华为专门建立了一套机制,让懂技术的人员从事销售工作。
做品牌根本支撑在创新。王太文认为,四川是一个人才大省,拥有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诸多优势。华为成都研究所从几十人的团队起步,目前已成为华为全球主力研发中心之一,很多通讯领域的创新技术和产品就诞生在四川。“用好资源优势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产业新赛道,‘四川造’品牌会令人刮目相看。”
他建议各地政府结合实际做好产业谋划,以更加开放的心态与沿海深化交流合作,帮助企业搭建平台,以“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用好“不带企业卡的员工”,集聚更多资源力量打造独特品牌。
相关文章:
大咖分享:如何把华为经验用于四川品牌打造丨魅力天府·品牌力量05-10
合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05-09
【地方新闻】2025河南省信阳市茶博会与毛尖市集双展联动“以茶为媒 共飨美味”05-08
3·15曝光保水虾仁涉事企业现状:多家涉事公司被罚05-08
“买一个商品让自己开心”,“情绪经济”为啥这么火?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