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4月3日,记者从淮南市大通区宣传部了解到,该区紧抓电视剧《六姊妹》热播期间流量,大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不仅生动展现了本地的市井烟火,更让大通区九龙岗历史文化街区等取景地迅速“出圈”,日均游客量突破万人次,成为全国游客争相打卡的文旅新地标。

淮南九龙岗拍摄地有许多《六姊妹》剧照。
聚焦热点流量,深挖大通元素
大通区以恢复文物原状格局为指导,对九龙岗镇文物建筑本体、院墙、门楼进行抢险加固、修缮、修复。严格控制土地使用性质,规划保护范围。保护范围的全部用地性质确定为文物古迹用地,对保护范围内对文物有影响的建筑搬迁,以满足保护文物安全为基本条件。根据周边地块与古九龙岗民国建筑群关系,分级控制建筑高度和密度,逐步搬迁建设控制地带内各类与文物保护冲突及不协调的建筑,通过整治改善周边环境,逐步形成历史文物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民国建筑群。2023年7月,电视剧《六姊妹》剧组进行前期勘景踩点工作。大通区抓住有利机会,多次协调剧组前往九龙岗镇实地考察,力争该剧落地在大通拍摄,最终确定在九龙岗镇内改造及搭建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左右场地为拍摄主场景。
今年,《六姊妹》在央视热播前后,大通区紧扣《六姊妹》剧集主题,围绕取景地特色资源,前往拍摄主景地,按照《六姊妹》剧中线索策划制作《跟着<六姊妹>游大通》《寻味九龙岗——<六姊妹>里的烟火味》等专题短视频,同步推出展现美食、美景、农产品的特色推介视频。同时依托大通区融媒体中心及政府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专题宣传,发布相关图文信息,有效提升区域文化辨识度。

来到淮南九龙岗《六姊妹》拍摄地,仿佛穿越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深化文旅融合,释放经济效能
大通区召开“网络名人看大通——走进九龙岗历史文化街区”座谈会,围绕“乘《六姊妹》东风,造大通宣传之势”主题,听取属地区网络大V意见建议,会后组织网络大V走进九龙岗历史文化街区开展集中采风活动并现场交流。组织网络大V开展专题直播,实地探访拍摄场景,带领观众从剧中走进现实,感受时代气息,深度解读九龙岗镇历史背景。另外,还帮助审核、转载大V创作视频,以贴近群众的传播形式强化受众情感共鸣。
该区还策划制作“六姊妹主景地大通祝您早安”系列宣传图片,通过区融媒体中心每日推出宣传大通本地特色,通过图片直观展现和外链二维码详细介绍的方式,打造了解大通区的窗口,延展内容深度,截至目前已发布30余张;策划制作无人机高空视角航拍路线视频,以新技术赋能文旅发展,为各地旅客更方便的提前了解《六姊妹》取景地贡献宣传力量;区委宣传部、区政协书画研究院、区文联等联合举办“观六姊妹传承优秀家风”书法网络展,创作37件书法精品,以艺术形式传播剧集核心价值,吸引文艺爱好者广泛参与,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媒介有机融合。

记者拍摄的这户住宅是《六姊妹》电视剧中何家后来住的地方。
为助力区域文旅产业提质升级,大通区还精心设计“六姊妹”主题旅游线路,推出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城市记忆、中小学生研学“四条旅游线路”,区委宣传部、区文旅局召开《六姊妹》宣传推介会,拍摄路线介绍短视频,制作导览图及打卡点标识,通过应急广播播放剧中音频,营造沉浸式体验场景,全面提升游客游玩体验,推动“流量”转化为“留量”。
大皖新闻记者 张安浩 文/图
编辑 崔恒
相关文章:
旧书藏新知,钟鼓传文脉!东城“旧书新知 钟鼓书韵”文化市集点亮城市文化新地标04-05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安徽往前赶”:淮南紧抓电视剧《六姊妹》热播流量,让历史文化街区迅速“出圈”04-05
任泽锋张志强时志远会见淮南市受表彰的全国、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04-01
贵州和香港两地10所中小学缔结为姊妹学校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