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信宜田间推广秸秆综合利用,“变废为宝”筑生态闭环助耕地提质
收割机开过,水稻一片片被整齐收起,秸秆随即被粉碎铺洒回田里。泡过水后,旋耕机翻起泥土与秸秆粉末充分混合,秸秆便化作养分滋养下一茬作物。
在茂名信宜市金垌镇米场村的稻田里,红白相间的农机正在快速作业,刚刚收割的稻谷香飘沃野。令现场农户拍手称快的是,眼前推广的秸秆还田的绿色技术。

水稻收割过程中,秸秆就地粉碎还田。
7月17日,茂名市在信宜召开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场会议。省、市、县三级农业农村部门相关领导与骨干力量、信宜市各镇街负责同志及农户代表等逾百人齐聚一堂,共谋秸秆“变废为宝”新路径。
信宜市是广东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点项目县之一,秸秆综合利用率连续多年排在茂名市前列,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推广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从这两年的实施效果看,信宜秸秆还田沃土项目达到了‘沃土’的效果。”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资源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徐培智解释,水稻秸秆高效腐熟还田,是最常见的秸秆综合利用方式,不仅可有效缓解土壤酸化、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还可增加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活力,具有培肥土壤和提升耕地质量的实际作用。
现场,徐培智以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应用为主题,聚焦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和原料化“五化”利用方向,向农户详细剖析了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性、技术要点和工作重点。

翻耕犁田过程中,灌水浸泡过的秸秆碎末与土壤充分混合,化作养分滋养下茬作物。
理论学习后,专家和农户移步至示范农田,集中观摩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作业全流程。试验田A区为水稻收割现场,大马力收割机碾过稻田,秸秆在刀锋下被精细切碎,铺洒在田面上。试验田B区为翻耕犁田现场,两台旋耕机在灌水泡软的田畴间往复耕耘,将湿润的泥土连同浸泡过的秸秆碎末一同翻卷而起,形成新的土壤养分为下一季耕种孕育新的能量。
技术人员现场同步讲解水稻收割、秸秆就地粉碎、灌水泡田、翻耕犁田等关键环节技术要点,直观呈现了秸秆“取之于田、用之于田”的生态闭环。
深入挖掘秸秆资源潜能,是破解农业面源污染难题、提升耕地质量、实现“无废城市”乡村实践的关键一环。茂名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种植业技术部部长梁前才透露,要着力健全县、镇、村三级秸秆收储运网络体系,积极培育秸秆利用市场主体,探索可持续的产业化运行机制,同时大力推广先进适用还田与离田装备,让秸秆综合利用真正在田间地头“生根发芽”。
南方+记者 邹祥亮
通讯员 郑仙斯
【作者】 邹祥亮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
茂名信宜田间推广秸秆综合利用,“变废为宝”筑生态闭环助耕地提质07-23
绿美广东“先进个人”江炳伟:寻万株古树,擦亮茂名荔乡底色07-15
甘薯主产区遭遇洪涝,专家支招减少损失06-21
一群人的守和变:信宜滑坡前成功转移57人背后的基层力量06-18
粤陕千里接“荔” 盛唐实“荔”出圈06-15
罗甸:水稻移栽忙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