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浙江东日(600113)两项关于延长2023年度定增股票决议有效期的议案均遭高票否决,其中反对票占比近九成。这是继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后的第二次折戟。

值得一提的是,在半个多月前的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上,上述两份议案的审议结果也均为不通过。
浙江东日中小股东以近九成反对票表达了对股权稀释的强烈抵触,而控股股东温州东方集团有限公司因关联交易回避表决,导致定增陷入僵局。
据此前公告,2023年3月,浙江东日召开董事会、监事会会议,并于2023年4月召开2023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方案的议案》《关于提请公司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全权办理公司本次发行股票相关事宜的议案》等与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以下简称“定向增发”)事宜相关的议案。
根据上述股东大会决议,浙江东日本次定向增发股东大会决议有效期及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及其授权人士全权办理定向增发具体事宜(以下简称“相关授权”)有效期自公司2023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相关议案之日起12个月。
时隔一年,浙江东日2024年4月召开2024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延长公司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股东大会决议有效期的议案》《关于提请股东大会延长授权董事会及其授权人士全权办理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具体事宜有效期的议案》,同意将公司本次定向增发股东大会决议有效期及相关授权有效期自原有效期届满之日起延长12个月,即延长至2025年4月17日。
然而,今年3月6日,浙江东日召开董事会、监事会会议,再次审议通过延长上述两项定增有效期的议案。同意将公司本次定向增发股东大会决议有效期及相关授权有效期自原有效期届满之日起延长12个月,即延长至2026年4月17日。
表决情况显示,对《关于延长公司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股东大会决议有效期的议案》投反对票的达7990.84万票,占出席会议有表决权总数的比例为87.55%,对《关于提请股东大会延长授权董事会及其授权人士全权办理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具体事宜有效期的议案》投反对票的达7992.56万票,比例为87.57%。
其中,5%以下股东中,分别有7990.84万票和7992.56万票对上述议案投了反对票。由上可知,反对票全部来自5%以下股东。

对此,浙江东日说明称,由于上述议案均涉及关联交易,浙江东日控股股东温州东方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总数为2.03亿股,均依法回避表决。
据悉,今年2月6日,浙江东日定向增发已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关于同意浙江东日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5〕164号)。
据募集说明书,本次再融资项目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7.2亿元。所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以下项目的投资:晋南国际农产品物流园二期、综合运营中心、智慧农批市场升级改造、雪顶豆制品升级改造。
资料显示,浙江东日于1997年10月21日在上交所上市,是温州市第一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公司业务以农产品批发平台运营为主业,覆盖市场建设与开发、市场管理、物流配送、食品生产和金融服务等相关产业。
作为区域性农产品流通龙头,浙江东日主营农批市场运营及贸易,但两大主业双双下滑。农批市场开发收入锐减,外拓项目回报未达预期,而公司超八成收入依赖温州及周边市场,区域集中度风险高企。
财报数据显示,近年来浙江东日业绩波动剧烈。
2021年,浙江东日净利润创历史纪录,高达6.52元,同比增速1762.90%;2022年则急转直下,净利润暴跌75.40%至1.61亿元;2023年回暖增长29%,但2024年再度下滑。
浙江东日年报显示,2024年营业收入7.23亿元,同比减少18.44%;归母净利润1.35亿元,同比减少34.94%;扣非净利润更跌至2021年同期水平。公司解释称,主因是农批市场开发收入减少及政府补助缩水。

财务风险方面,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16亿元,同比下降34.02%,投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3.09亿元(主要用于在建工程及定期存款),筹资活动净流出1.45亿元(偿还债务),公司现金流压力显著。此次定增受阻,进一步加剧公司资金压力。
对于两次均遭否决,浙江东日相关工作人员对媒体表示,中小股东觉得,公司的定向增发会对他们的股权造成稀释,故而投了反对票,“公司也在和中小股东保持长期沟通,倾听他们的诉求,但就目前来说,双方还没有达成统一的意见,他们对定向增发有一定的抵触情绪。”
业内人士分析,中小股东连续否决定增,折射出对公司战略的疑虑。尽管公司强调定增用于“提升数字化水平”,但未披露具体项目回报预期,导致中小股东担忧利益受损。
来源:读创财经
相关文章:
七曾旅游快通朝天中子境内全貌04-22
随州“国字号”高质量发展的密码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