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信息发布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AI填报志愿,能够信几分?专家:存在数据失真,只可参考,用于信息搜索和辅助决策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4 06:06:00    

N海都全媒体见习记者 王灵婧 记者 梁展豪 实习生 黄淑鑫

6月30日起,2025福建高考陆续开启本科提前批、本科批、高职(专科)提前批和高职(专科)批等4个批次的志愿填报工作。目前,本科提前批已经结束,普通类本科批正处在白热化阶段。俗话说“七分考,三分报”,今年AI技术的深度介入成为显著亮点,当“志愿焦虑”和“选择恐惧”叠加,考生能否依赖AI算法?AI真的能从海量信息中,找出最适合考生的院校和专业吗?

记者体验:不同AI工具 给出的志愿方向均不相同

根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提供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的AI工具主要分为三类,包括官方辅助系统、网络平台,以及手机APP应用等。近日,记者在应用商店中搜索“高考志愿”,弹出的数十款软件令人眼花缭乱,不少软件都打出了“海量数据”“轻松报志愿”的旗号。

记者以2025年福建高考物理类考生身份,模拟了600分的成绩(全省排名约12000名),选考科目为物理、化学、生物,对5款主流AI填报工具进行了测试。不同工具给出的建议差异巨大,每个软件给出的志愿方向均不相同。例如“AI报志愿”APP建议冲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保底郑州大学,记者多次尝试,没有付费的情况下,冲刺、稳妥、保底均只能得出一个学校。

相同的分数在豆包中搜索,得出的结论是可以报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而用夸克APP尝试,660分报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只有1%的可能性。

测试结果中记者发现,AI志愿填报产品在不同维度仍然存在一些“硬伤”:位次定位失误、荐校偏差、数据陈旧、信息失实……

同时,目前市面上的AI填报工具不管是哪款,都宣称基于5年数据测算、超30+算法维度,且普遍采用“免费试用+付费解锁”模式,完整服务价格在100~500元不等。

踩坑实录:去年用AI“翻车” 数据失真一塌糊涂

面对海量的院校和专业形成的信息洪流,AI与大数据技术似乎成了考生和家长心中的“救命稻草”和“指路明灯”。高考志愿资深填报专家郑丽平告诉记者,福建省考试院的官方录取数据至今未接入任何第三方APP。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2023年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付费规模为9.5亿元,近九成高考生愿意选择高考志愿填报服务,2025年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付费规模预计为10.9亿元。

“可以参考,但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AI上。”福建考生小张说自从高考放榜以来,她就埋头查各种资料准备填报志愿,她发现AI可以快速检索到相关的院校专业信息和招生政策,不用自己去官网查找,对于报考是个很好的参考。

“我们没办法对任何一个APP上的数据进行‘证伪’,不过去年我用了夸克,数据失真得一塌糊涂。”郑丽平说,AI提供的只是信息搜索和辅助决策的作用,可以参考,不能全信。

专家划重点:报志愿要注意这几点

高考志愿究竟怎么填?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郑丽平告诉记者,通常每年1月的“高三质检”出分后就要开始记录考生每一次质检的平均水平,大概圈定目标院校,一般来说差值不会太大。

福州文博中学一线高三教师化学集备组长梁老师表示,不同省份、批次的志愿设置、录取规则都有差异。大家务必了解清楚,同时参考《招生专业目录》《报考指南》等资料,掌握各高校在本省的招生计划、专业要求、学费标准等信息。

院校和专业的选择是关键。若职业目标明确,对未来有规划,可优先选专业,要是职业规划模糊,可先排除不喜欢的专业,再按院校综合实力、学科排名、地理位置、校园文化等筛选。也可以采用“冲稳保”策略填报志愿,“冲”是选择略高于自己成绩的院校,增加进入理想院校的机会;“稳”是选择与自己成绩相当的院校,保证能被录取到不错的学校;“保”是选择低于自己成绩的院校,确保有学可上,防止滑档。

在选择专业时,不要仅看专业名称,还要深入了解专业课程设置、就业方向、发展前景等,避免因误解专业内涵而后悔。此外,要结合自己的兴趣、优势和特长选专业,这样学习才更有动力。若兴趣不明显,可考虑国家发展急需的专业,未来就业机会更多。

最后,提醒大家填报时仔细核对信息,避免填错代码、选错专业等低级错误,也要注意填报时间,不要错过截止日期。

编辑:林威

责任编辑: 海峡都市报

相关文章:

AI填报志愿,能够信几分?专家:存在数据失真,只可参考,用于信息搜索和辅助决策07-04

“2.1公斤也按3公斤收费”?记者实测8家快递06-30

宁波青年做T恤,卖出10个亿06-29

包头:科普“家底”日渐丰厚06-27

考评指标飘了,基层填报就只能编了06-27

2025年包头市公安局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专职留置看护警务辅助人员笔试温馨提示06-27

已陪伴街坊近30年,广州知名商超宣布:不搬了!06-25

“荒废”与“占用”的博弈——小区公共绿地圈占调查之二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