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妇女报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姚鹏/姜胜来 发自武汉 记者日前从湖北省科技厅获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董念国团队,近期将历时3年自主研发的儿童用磁悬浮双心室辅助装置,成功植入一名7岁终末期心衰患儿体内。患儿在“人工心”辅助下,心肺功能平稳恢复。
这一单泵只有45克重的磁悬浮技术装置的成功应用,意味着在低龄、低体重患儿体内构建起稳定的血液循环系统,突破了第一代、第二代儿童机械循环辅助的“禁区”,也为心衰儿童的治疗提供了中国“心辅助”方案。
儿童心脏衰竭是医学界长期面临的难题。团队历经多轮理论推演与实验验证,将装置迭代至第三代磁悬浮技术,重量压缩至45克,泵体直径缩至2.9厘米。据介绍,该装置在性能上有三重突破:能耗降低,电池续航长;稳定性更强,能满足患者紧急转运等需求;转速更精准,为1500—3600转/分钟。
2021年,武汉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联合深圳核心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启动了针对低龄低体重患儿的磁悬浮心室辅助装置研发项目,致力于填补儿童机械循环辅助领域的空白。该项目由武汉协和医院牵头,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支持,同时联动国内外19家医疗机构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
相关文章:
阅读筑城,一个开放社会的全民阅读风景04-21
福建省首个重离子医学中心在福建莆田启用04-20
广东单月报告1542例!猩红热患儿数量增加,儿童高发,无疫苗能预防04-19
泉州鲤城启动儿童孤独症筛查项目04-19
甲醇尿素聚烯烃:供应需求影响行情走势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