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妇女报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姚鹏/姜胜来 发自武汉 记者日前从湖北省科技厅获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董念国团队,近期将历时3年自主研发的儿童用磁悬浮双心室辅助装置,成功植入一名7岁终末期心衰患儿体内。患儿在“人工心”辅助下,心肺功能平稳恢复。
这一单泵只有45克重的磁悬浮技术装置的成功应用,意味着在低龄、低体重患儿体内构建起稳定的血液循环系统,突破了第一代、第二代儿童机械循环辅助的“禁区”,也为心衰儿童的治疗提供了中国“心辅助”方案。
儿童心脏衰竭是医学界长期面临的难题。团队历经多轮理论推演与实验验证,将装置迭代至第三代磁悬浮技术,重量压缩至45克,泵体直径缩至2.9厘米。据介绍,该装置在性能上有三重突破:能耗降低,电池续航长;稳定性更强,能满足患者紧急转运等需求;转速更精准,为1500—3600转/分钟。
2021年,武汉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联合深圳核心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启动了针对低龄低体重患儿的磁悬浮心室辅助装置研发项目,致力于填补儿童机械循环辅助领域的空白。该项目由武汉协和医院牵头,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支持,同时联动国内外19家医疗机构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
相关文章:
渡江节上温情一刻! 太原方队队员:“武汉天气炎热,但武汉人民热情似火,年年想来!07-16
甘肃省教育厅 | 学生购票有哪些福利?07-05
兰州石化上半年航煤产量创历史最好水平07-04
陕西省保健学会学校卫生与健康专业委员会咸阳协作团队儿童生长发育新进展研讨会暨“精医求精”诊疗实践工作坊活动顺利召开07-02
播撒医者仁心 点亮健康希望 2025“天使之旅——西藏先心病患儿筛查救助行动”启动07-01
132名港澳台大学生湖北开启实习交流之旅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