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女装为何越做越小”相关话题引发关注,据中国蓝新闻介绍,女装店主用一件衣服揭示其中暗含的“玄机”。

杭州中洲女装城新女郎主理人刘伊琳介绍,如果衣服做大了,小码女生不会买;衣服故意做小,大码女生以为穿不上但实际能穿,会觉得惊喜,她们也会来买,“明明这件衣服可能大码的宝宝也能穿,如果我从起初做出来的衣服就是这么大,身穿好的会有优越感吗?她会觉得衣服松垮、毫无身材感,买它的亮点是什么?我们让(衣服)视觉感官第一眼很小,(顾客)觉得穿不了,结果能穿。让(顾客)有意外惊喜,那么这件衣服的亮点就有了。”
刘伊琳还表示,女性不用太过于追求身材,大码有大码的穿法,不用穿得紧身,依然可以很美,适合自己就好。
据每日经济新闻此前报道,专家认为,女装尺码越来越小是畸形审美观以及利益导向所致。
“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一些商家故意把女装尺码越做越小,必然是因为有利可图,这是市场选择和某些舆论引导的综合体现。”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副教授刘秋岑说。
她进一步分析说,一方面,商家尺码越做越小,博主穿小码服装引流,都是因为有爆点,有人愿意为此买单;另一方面,这些商家和博主通过宣传再次加剧普通人的自我怀疑和焦虑——仿佛全网都是模特身材的人,自己穿不进小码衣服就是不健康、不美,甚至会以不健康的方式盲目减肥、追求所谓“完美身材”。
在上海瀛东律师事务所婚姻家事部主任方洁看来,女装尺码越来越小的根源是当下比较流行的“白瘦幼”审美观。这种审美标准催生了一种“虚荣尺码”的营销策略,它利用消费者迎合所谓主流审美的心理,从而进一步增加小尺码服装的销量。
“‘穿衣自由’是基本的人身权利,鼓吹试穿小码衣服的商业手段,是对穿衣自由的禁锢、对女性身材的‘霸凌’。利用‘白瘦幼’审美绑架女性,大力营销小尺码女装、贩卖身材焦虑,违反了企业活动的非歧视原则。”方洁说。
一些商家以小码为噱头称“穿小码衣服是对女性身材的检验”,鼓吹小尺码女装涉嫌违反广告法。消费者要勇敢地监督商家,对不合理的衣服尺码说“不”;在服装领域,我国发布了相应国家标准,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标准生产服装。
来源:九派新闻综合中国蓝新闻、每日经济新闻
相关文章:
唐烨:33年人艺情 人艺缘 人艺范儿04-15
经侦反诈入乡村 共筑安全“防护墙”04-14
店主解释为何女装越做越小,专家分析04-14
佩斯科夫:俄美正在努力恢复关系04-14
孩子吃辅食掉得满地都是 奶奶:太浪费了买3只小鸡养 妈妈:小鸡长大就能吃了04-13
仪陇这对夫妻:连续40年,追着花期跑!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