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轮打谈结合未见胜果,美国计划在未来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按照简易框架与大约18个主要贸易伙伴展开滚动谈判,焦灼之情溢于言表
美国政府正在以“特朗普速度”推进贸易协议谈判。
美国白宫发言人卡罗琳·莱维特近日在白宫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截至4月23日,美国政府已经收到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书面贸易提案;包括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西特和总统贸易顾问彼得·纳瓦罗在内的贸易谈判团队在一周内与34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举行会谈;而希望与美国达成协议的国家和地区已经超过了100个。
在4月2日宣布“对等关税”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又于4月9日宣布对除中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实施90天的豁免。白宫称这是特朗普为使各国坐上谈判桌而采取的策略,但更多人认为这是特朗普政府面对美股和美债动荡而不得不作出的调整。
在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杰弗里·弗兰克尔看来,尽管特朗普非常固执,不在乎事实,但可以预测的是,关税将对美国一些行业,比如零售业造成严重打击,那些高管的怨言最终会传到特朗普那里。加上债市和股市的不良反应,将迫使特朗普迈出面对现实的那一步。弗兰克尔曾于克林顿担任总统期间在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任职。他对《财经》表示,即使特朗普最后作出让步,他也将掩饰妥协,对外声称获得胜利。
在90天豁免期内,美国的贸易伙伴仍面临10%的普遍关税,而美国对中国加征的关税已经高达145%。特朗普称关税将鼓励美国消费者购买美国制造的产品,增加税收和带来更多对美国的投资。但批评者认为把制造业带回美国的进程是复杂的,在等待制造业回流的过程中,美国经济将陷入痛苦的挣扎。
宣布暂停“对等关税”之后,美国政府又宣布将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产品从“对等关税”中豁免。惠誉评级亚太科技、媒体和电信部门主管史蒂夫·杜洛斯对《财经》表示,在海外开发矿山需要很长时间,在美国发展半导体工厂和电子制造工厂也是如此,唯一明智的做法是达成协议。“特朗普以交易的艺术著称,这是一个需要达成交易的领域。”杜洛斯说。

日本是最先与美国展开谈判的国家之一。距离上次访美不到半个月,日本经济再生担当大臣赤泽亮正将于4月30日起再次访问美国,与美方代表就关税问题进行第二轮谈判,日方希望在本轮谈判中大致敲定两国的优先事项。
在特朗普于4月2日宣布的“对等关税”中,日本面临的税率为24%。虽然“对等关税”暂缓90天执行,但日本仍面临美国加征的25%钢铝产品和汽车关税,这对日本汽车业的打击尤甚。美国是日本汽车最大的出口市场。2024年,日本对美汽车出口额超过6万亿日元,占据了日本对美国将近三分之一的出口额。
日本以促使美国对日本实施关税豁免为重点与美国展开谈判。日本和美国政府围绕关税展开的首轮谈判于4月16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日本派出的谈判代表为经济再生担当大臣赤泽亮正,美方出席的官员包括财政部长贝森特、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和贸易代表格里尔。在首轮谈判中,日本关于关税豁免的主张遭到拒绝,美方称很难对日本单独豁免。
据媒体报道,美方在首轮谈判中对日本很少进口美国汽车表示不满,要求日本增加对美国大米、牛肉等农产品的进口。尽管日本从1978年开始就对进口汽车实施零关税,但美方认为日本存在非关税壁垒,比如对进口汽车的安全测试标准和对清洁能源汽车的补贴。
作为对美国让步的姿态,日本政府正在探讨增加进口美国大米的方案。但反对者认为增加进口将对日本国内农户造成打击,还可能导致自民党在夏季的参院选举中失去农户的支持。日本对进口大米设置了零关税的最低进口配额,目前日本每年可以免税进口的大米为77万吨,约占日本每年产量的1%,超过这一配额的进口大米则需要缴纳关税。特朗普曾点名批评日本对大米征收的关税高达700%。
大米与小麦、牛猪肉、乳制品、糖一起被视为日本贸易谈判中的“圣域”,要求维持关税。日本执政的自民党国会议员近日曾发表声明称,不会接受日本在谈判中通过牺牲农产品来换取对汽车关税的豁免。
在第一轮谈判开始前,特朗普在白宫接见了赤泽亮正。在美方公布的一张照片里,赤泽戴着一顶写着“让美国再次伟大”的红色帽子。他面对镜头,露出笑容,双手竖起大拇指。有媒体称,特朗普与级别低于自己的赤泽会面堪称罕见,折射出美方希望在短期内取得具体成果的强烈意愿,日本或将面临艰难谈判。对美国而言,能否以关税为筹码迫使日方让步成为与更多国家和地区谈判的试金石。
特朗普在与赤泽的会谈中提及日本负担驻日美军经费等问题,被认为是想通过关税谈判要求日本增加防卫支出。特朗普在第一个总统任期时曾抱怨日美安保条约有失公平,日本应大幅提高对驻日美军驻留经费的负担。
与赤泽会面后,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称谈判取得了“巨大进展”。赤泽则表示,特朗普多次提到,与日本的协议是最优先事项。
日本首相石破茂在接受日本电视媒体采访时说:“一方受益、另一方受损的谈判永远不会成为世界的典范。我们的目标是让日美谈判成为典范。”他表示,日本不会为了寻求迅速完成谈判而作出巨大让步。石破茂在今年2月访问美国期间极力向特朗普表明日本对美国经济和就业作出的贡献,他还承诺将增加日本对美投资至约1万亿美元,购买更多美国产品,例如液化天然气。
在日本与美国进行的第一轮贸易谈判中,货币政策没有列入议程。日方希望与美国的关税谈判能够排除汇率问题,但华盛顿仍可能在谈判中对日本施压,要求日元升值。特朗普多次表达过对日本汇率政策的不满,称日元贬值使美国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
美国与韩国的第一轮贸易谈判也已经在4月结束。4月24日,美国与韩国在华盛顿举行“2+2”高级别贸易磋商,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贸易代表格里尔与韩国企划财政部长官崔相穆、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安德根作为双方首席代表参加谈判。
崔相穆在会后表示,双方就在7月8日之前达成旨在撤销关税的一揽子协议形成共识,此次谈判建立了双边磋商的基本框架,磋商将围绕关税和非关税、经济安全、投资合作、汇率政策这四个主要领域展开。
在特朗普4月2日宣布的“对等关税”中,韩国被加征的税率为25%。此外,和日本一样,韩国同样面临着美国对汽车和钢铝产品加征的25%关税。2024年,韩国对美国的汽车出口额达347亿美元,占其汽车出口总额的49%。安德根表示,对于目前受到25%关税重创的汽车产品,韩国将尽最大努力尽快拿出解决方案。
今年3月,韩国现代汽车集团在美国白宫宣布总额达210亿美元的对美投资计划,计划扩大在美国的生产规模,其中包括一个电炉钢铁厂。出席活动的特朗普当时表示,现代汽车在美国生产钢铁和汽车将不需要支付关税。“这项投资明确表明,关税措施非常有效。”特朗普说。
特朗普曾在4月8日与代理总统职务的韩国国务总理韩德洙通话。特朗普在结束通话后称,美韩有可能达成一项伟大的贸易协议。他在社交媒体上写道:“我们谈到了韩国对美国存在的巨额且不可持续的贸易顺差、关税问题、造船业、对美国液化天然气的大规模采购、双方参与的阿拉斯加管道合资项目,以及我们为韩国提供的大规模军事保护所需的费用。”
崔相穆表示,此次“2+2”贸易磋商并未讨论防卫费分担问题。5月中旬,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将为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贸易部长会议访问韩国,预计美韩将再举行高级别磋商。
在弗兰克尔看来,韩国会比较容易与美国达成贸易协定,因为双方已经签过一份自由贸易协定,之后可能会与美国达成协议的是日本。2012年,美国与韩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在特朗普第一个任期,美国和韩国于2018年9月签署了重新修订的美韩自由贸易协议。同样在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美国与日本于2019年10月签署了一项双边贸易协议,削减了对美国农产品、日本机床等产品的关税,同时避免了美国对日本提高汽车关税。

自从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欧盟委员会贸易委员谢夫乔维奇已经三次访问华盛顿,但欧盟尚未在关税问题上与美国取得突破。欧盟委员会分管经济事务的执行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近日表示,美国与欧盟仍有很多工作要做才能就关税问题达成协议。
美国对欧盟加征的“对等关税”税率为20%,欧盟希望在7月8日之前与美国达成协议,寻求豁免。欧盟曾向美方提议,双方共同将汽车等工业产品的关税降至零,但被美方拒绝。“欧盟的情况比较复杂,欧盟方面提出零对零的汽车关税,但美国不太可能同意放弃对欧盟轻型卡车的关税。”弗兰克尔说。
欧盟方面认为,算上服务贸易,欧盟与美国的贸易关系并非不平衡。欧盟委员会的数据显示,2023年,欧盟与美国在货物与服务贸易额为1.6万亿欧元,其中欧盟对美国在货物贸易方面存在1558亿欧元的顺差,但欧盟对美国在服务贸易方面有1040亿欧元的逆差。谢夫乔维奇表示,他对减少美国与欧盟贸易赤字的担忧感到乐观,因为欧盟可以更多购买美国的液化天然气和大豆等商品。
“如果我们知道(贸易赤字)是问题所在,我认为我们可以很快解决这个问题。”谢夫乔维奇说。但他表示,美国加征的关税更像是为了推动全球贸易体系的改变,关税成为实现美国政治目标的工具。
英国海外发展研究所位于布鲁塞尔办公室的高级研究员大卫·克莱曼对《财经》表示,考虑到美国政府对于关税政策自相矛盾的目标,欧盟与美国的谈判结果充满了不确定性。“美国在这些谈判中没有对它如果放弃关税想要得到什么回报提出明确想法。”克莱曼曾担任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顾问。
特朗普抱怨欧盟既不购买美国的汽车,也不进口美国的食物,他还认为欧盟的增值税是非关税壁垒之一。但欧盟不太可能对增值税做出改变,增值税为欧盟和欧盟各国政府提供了重要的收入来源。
“增值税根本不是贸易壁垒,它不属于磋商内容。增值税是一种消费税,与美国对国内和进口产品征收的消费税类似。”东布罗夫斯基斯说。他表示,欧盟希望通过谈判解决关税问题,但如果谈判达不成解决方案,欧盟将实施反制性关税。
针对美国实施的钢铝关税,欧盟于4月9日通过了对美国进口产品征收报复性关税的计划。欧盟计划分三个阶段对价值约210亿欧元的美国商品实施反制措施,其中第一阶段的措施原本将于4月15日生效,但在美国宣布90天缓冲期后,欧盟也对反制措施按下暂停键。
克莱曼认为,在某种情况下,美国和欧盟可能找到一个保留颜面的协议,其中欧盟没有提供任何实质性的让步来换取美国永久取消“对等关税”。问题在于,欧盟是否会对10%的普遍关税进行报复。“目前看来,要欧盟忍受这10%的关税而不采取反制措施是难以想象的。”克莱曼说。
退出欧盟的英国不必面临欧盟被加征的20%“对等关税”。在特朗普4月2日宣布的关税举措中,英国面临的是10%的最低基准关税。英国希望通过谈判说服美国取消对英国加征的10%关税以及对英国汽车和钢铝产品征收的25%关税。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的关税对英国高端汽车品牌造成沉重打击,因为诸如阿斯顿·马丁、宾利、劳斯莱斯和迈凯伦这些品牌的很大部分消费者来自美国。
4月25日,英国财政大臣里夫斯在华盛顿与美国财长贝森特举行会晤,她将英国试图与美国达成的贸易协议称为“繁荣协议”。
里夫斯在启程前往美国之前表示,英国不会仓促与美方达成协议,寻求的是符合英国国家利益的协议;英国在食品标准、道路安全、网络安全等领域不会妥协。里夫斯更进一步指出,与和美国的贸易关系相比,英国与欧洲的贸易关系更加重要,因为欧洲是英国最近的邻居和贸易伙伴。
美国方面希望英国减少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其中包括放宽对进口美国农产品如牛肉的标准,还希望英国降低对进口汽车的关税。英国目前对进口汽车征收10%的关税,据称美国希望英国将其降至2.5%。
美国副总统万斯此前表示,他相信美国和英国有很大机会达成一项伟大的贸易协议。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总统特朗普喜爱英国,喜爱英国女王和国王。“这是一段非常重要的关系……美国与英国存在真正文化上的亲近感。毕竟从根本上说,美国是一个盎格鲁-撒克逊国家。”他说。
今年2月,在英国首相斯塔莫访问美国期间,他向特朗普转交了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的访英邀请。特朗普接受了邀请,他将成为首位两次获得英国君主邀请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的美国总统。
在与美国达成新的贸易协定之前,英国于今年4月宣布将取消89项产品的关税,其中包括意大利面、果汁、电动汽车电池等。这项免税政策将执行至2027年6月底,预计每年为英国企业节省约1700万英镑的费用。

4月24日,美国副总统万斯结束了对印度为期四天的访问。在新德里与印度首相莫迪会晤后,万斯方面表示,与印度就贸易协议的原则条款达成一致,敲定了“一项新的、现代贸易协定”的谈判范围。莫迪办公室也发布声明说,两国就贸易协议第一阶段的谈判取得了“重大进展”。印度与美国的贸易谈判将涉及19个关键领域,包括农业、电子商务、数据存储和关键矿产等。
今年2月,印度和美国同意启动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谈判,使双边贸易在2030年之前达到5000亿美元。但这并没有阻止特朗普在4月2日宣布对印度加征26%的“对等关税”。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与印度的货物贸易额为1292亿美元,其中美国对印度存在457亿美元的贸易逆差,比2023年增长5.1%。美方认为,印度不仅存在关税壁垒,还有贸易技术壁垒、监管壁垒以及对服务业、工业和农业的准入限制都为美国产品进入印度市场形成障碍。
在万斯访问印度期间,印度财政部长西塔拉曼也对美国展开了访问。她表示,与美国接触的意义不仅是为了解决关税问题,也是出于更大的利益考量,印度必须要与最大的贸易伙伴达成协议。
印度总理莫迪是特朗普重返白宫后最早接待的外国领导人之一。在2月到访美国期间,莫迪承诺印度将向美国购买更多石油和天然气,以减少印度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尽管两人关系友好,但特朗普仍然把印度称为关税滥用者和关税之王。印度实施的平均关税为17%,是世界上最高的经济体之一。
作为与美国正在谈判的贸易协议第一阶段的一部分,印度愿意对其进口的55%的美国商品降低关税,这些商品目前被征收5%到30%不等的关税。在今年早些时候公布的联邦预算中,莫迪政府宣布将大幅削减关税。
“印度和美国非常迫切地希望尽快达成协议。”新加坡国立大学南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阿米滕都·帕力特对《财经》表示。他指出,印度希望通过这份双边贸易协议维持对美国的出口,也希望得到更多美国对印度的投资,满足国内市场和出口的需求,谈判胶着的地方在于,美国会要求印度取消不同领域的非关税市场准入壁垒。
帕力特认为,印度将会进一步削减更多关税,尤其是对摩托车、电动汽车和酒类等非必需进口商品的关税。然而,对于某些商品,比如乳制品,印度若要降低关税将面临来自国内的强烈反对。全印农民协会对与美国的贸易协议可能威胁农民生计表示担忧,它在万斯访问印度期间呼吁全国抗议,反对印美贸易协议。

面对众多寻求谈判的贸易伙伴,特朗普政府制定了简化谈判的路线图。据媒体报道,美国官员计划使用一份为谈判设定通用条款的模板,分阶段与贸易伙伴展开谈判。由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准备的框架列出了谈判内容的几个主要类别:关税和配额、非关税贸易壁垒、数字贸易、原产地规则以及经济安全和其他商业问题。在这一框架下,美国官员将根据各个国家的情况列出具体要求。
美国计划在未来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按照框架与大约18个主要贸易伙伴展开滚动谈判。初步计划是,每周安排六个国家谈判,连续进行三周,从而覆盖18个国家和地区。之后谈判将进入下一轮,直到7月8日的90天窗口期结束。如果未能在此之前达成协议,美国将开始执行所谓“对等关税”,除非特朗普进一步延长缓冲期。
目前尚不清楚哪些国家和地区的谈判将按照美国贸易代表提出的框架进行。但美国最大的两个贸易伙伴加拿大和墨西哥不太可能适用这一模板,因为它们被排除在特朗普“对等关税”的目标之外。但加拿大和墨西哥仍面临钢铝和汽车行业的关税,以及不符合《美墨加贸易协定》条件产品的相关关税。
在特朗普宣布的“对等关税”中,东南亚国家面临的税率最高,其中越南的税率高达46%。4月23日,越南工贸部长阮鸿延与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举行视频会议,正式启动双边经贸问题的谈判。“这是一次讨论谈判原则、范围和路线图等问题的重要会议。”越南工贸部在一份声明中说。格里尔则表示,相信双方将很快找到适当的解决方案,推动两国经贸关系的平衡。
澳大利亚是美国另一个优先谈判对象。尽管美国在与澳大利亚的贸易关系中处于顺差地位,但特朗普仍然对澳大利亚加征了10%的“对等关税”。特朗普对澳大利亚禁止进口美国牛肉不满,他的贸易顾问纳瓦罗则指责澳大利亚扼杀美国的铝市场。两国早在2004年就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但美方认为澳大利亚通过非关税壁垒对美国造成伤害。澳大利亚将于5月3日举行联邦选举,在大选结果尘埃落定之前,澳大利亚与美国的谈判变得复杂。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近期表示,与主要国家完成关税谈判花费的时间将比90天更长。“我们在90天内能彻底完成正式的法律文件吗?不太可能。”贝森特坦言。他表示,一旦对方同意降低关税,减少非关税壁垒、货币操纵行为和对工业的补贴,以及解决劳工问题,谈判将可以继续推进。
另据媒体报道,特朗普政府正在试图通过关税谈判向贸易伙伴施压,要求它们孤立中国经济,减少中国对其经济的参与,比如不允许中国通过其领土向美国转运商品,或者阻止中国公司在其境内设址以规避美国关税。据称,此策略的主要推手是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他希望以此减少中方的谈判筹码。
有日方官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美国尚未向日本提出具体要求,但如果此类情况发生,日本将优先考虑自身利益,不会因为美方施压而削弱与中国的经贸联系。作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是日本的第二大出口对象国和最大进口来源国。欧盟委员会发言人也强调,欧盟与美国的谈判和与欧盟对华关系是两件不同的事情。
责编 | 要琢
相关文章:
关税战满月在即,特朗普何时会收手?04-29
突然!史诗级“大抛售”04-29
国庆节或无烟花可放,美媒画了一个没有“中国制造”的“家”04-28
普京确认俄愿无先决条件与乌谈判!04-27
佩斯科夫:普京与美特使确认 俄愿无先决条件与乌谈判04-26
我驻美使馆:有关言论纯属混淆视听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