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信息发布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1.3万头牛,快来漳州诏安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1 18:24:00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8月21日讯(通讯员 施永胜)清晨6点,诏安县四都镇城楼村,传来几声低沉的牛哞。在福建诏安丹龙农牧实业有限公司的育肥场里,工人们正忙着清洗牛舍、投放草料。再过几天,这里将迎来1.3万头肉牛中的“先遣队”。

“这批牛一来,南方单体最大的肉牛养殖场就正式运营了。”场长陈毅军抹了把汗,语气里透着自豪。他身后,是一排排崭新的现代化牛舍,远处还有正在收尾的粪污处理区和草料加工车间。

南方肉牛集散中心 沈东梅 摄

这个养殖场是诏安县“南方肉牛集散中心”的关键一环,总投资4.75亿元,占地97万平方米,仅一期就可存栏肉牛1.3万头。全部建成后,这里将成为辐射闽粤两省、对接“北牛南运”的重要枢纽。

诏安人与牛,素有渊源。早在二十年前,就有诏安人走出家乡,在闽粤等地从事牛肉屠宰、火锅餐饮行业。据统计,目前在全国从事肉牛相关产业的诏安人超过5万。“但大多‘替别人养牛’‘帮别人卖肉’。”诏安合盛养牛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沈振义告诉记者,“没场地、没规模,利润薄得像张纸。”

诏安牛场 沈东梅 摄

如何改变这种情况?诏安县立足区位优势——地处福州与深圳中间,恰处在“热鲜牛肉供应圈”的核心辐射带,提出打造“南方肉牛集散中心”,推动产业从“分散养殖、外地调肉”向“集中育肥、就地屠宰、冷链直达”转型。

在诏安县委县政府的规划版图中,集散中心“一核四区”的布局清晰可见:“一核”即肉牛集散核心区,设计暂存规模5.67万头;“四区”则包括屠宰加工与冷链物流区、牛副产品再利用加工区、饲草料生产加工区和生物有机肥加工区。这也是一个种养加一体化布局的园区,将实现从活牛交易、育肥屠宰,到牛皮、牛血、牛骨深加工,再到粪污转化有机肥的全程闭环。

“有了集散中心,牛的附加值起码翻一番。”已签约入驻的养殖企业负责人江万强说。数据显示,目前诏安全县牛肉日消费量约80头,但大多依赖外地调入。集散中心全面投产后,不仅可满足本地需求,还可每日向外输送数百头肉牛,年产值预计突破20亿元。

肉牛屠宰场建设现场 沈炜琦 摄

距育肥场不到十公里的工业园区内,肉牛屠宰加工场已开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1.24亿元,设计年屠宰量20万头,预计今年10月投产。

而在另一端,肉牛交易中心也已完成征地,7月底动工,预计年底投用。届时,这里将形成“活牛进场—育肥增重—屠宰加工—冷链出县”的全链条运营模式。

“我们要把一头牛‘吃干榨尽’。”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陈毅楠表示。据介绍,仅副产品加工区一年就可处理5万套牛副产品,生物有机肥厂年处理粪污70万吨,产出有机肥35万吨。

一头牛,牵起了一条产业链。诏安不再满足于做“牛贩子”,而是要成为“牛老板”。

来源: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相关文章:

半年分析 | 稳增长关键:如何在5G下半场改变经营基本面?08-21

穿越光影 触摸历史 来临沂,一起开启红色热土沉浸之旅08-21

1.3万头牛,快来漳州诏安了!08-21

2025鸿蒙生态大会召开在即!探访全国最大鸿蒙生态创新中心体验馆08-21

影石“撒币”容易,“偷家”大疆很难08-21

广州农商银行增资至144.1亿 增幅约26%08-20

东方证券副总裁陈刚:保险资金是“耐心资本”的核心力量08-18

华润三九上半年增收不增利,销售费用逼近40亿元,二季度表现“拉胯”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