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潍坊这片充满诗意与活力的土地上,风筝不仅是一种传统技艺的展现,更是连接亲情、传承文化的桥梁,它承载着我们一家三代人的美好记忆与深厚情感。自1984年首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举办以来,这场盛大的节日便见证着潍坊风筝文化的蓬勃发展,也见证着我们家庭与风筝的不解之缘。
我的爷爷是土生土长的潍坊人,打小就与风筝为伴。在他的童年记忆里,每至春日,潍坊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处处可见放风筝的人们。那时的风筝虽不及现在这般精美多样,但在爷爷心中,那就是最珍贵的玩具。爷爷十几岁时,便跟着村里的老艺人学习扎风筝,从选竹、削竹到扎骨架、糊纸、绘画,每一道工序他都学得认真、练得刻苦。当他亲手放飞自己制作的第一只燕子风筝时,心中满是自豪与喜悦,从此,他与风筝便结下了一生的缘分。
凭借着精湛的风筝制作手艺,爷爷逐渐在村里小有名气。每年潍坊国际风筝会举办时,他都会精心制作一只风筝,带着全家去参加风筝放飞活动。那些风筝,有的是威风凛凛的巨龙,有的是栩栩如生的凤凰,还有的是形态各异的花鸟鱼虫。在风筝会上,爷爷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一起交流风筝制作的心得,分享放飞的快乐。爷爷常说,潍坊国际风筝会让潍坊的风筝飞向了世界,也让他看到了更加广阔的天地。
到了父亲这一代,风筝不仅成为了他的爱好,更成为了他的事业。父亲继承了爷爷的手艺,还不断学习创新,将现代工艺与传统技法相结合,制作出的风筝更加精美、新颖。他开了一家风筝作坊,既制作传统风筝,又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出了各种创意风筝,深受游客和风筝爱好者的青睐。
随着潍坊国际风筝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来潍坊旅游、购买风筝的人也越来越多。父亲的风筝作坊生意越来越好,他也因此结识了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这些朋友对潍坊风筝的喜爱,让父亲深感自豪,也更加坚定了他传承和发扬潍坊风筝文化的决心。父亲常说,是潍坊国际风筝会给了他机会,让他能够将自己的爱好变成事业,过上幸福的生活,他打心底里感谢这个时代,感谢党和政府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支持。
而我,从小就在风筝的世界里长大。小时候,每逢周末或节假日,我总会跟着父亲去作坊,看他制作风筝。我喜欢听竹子在父亲手中被削出清脆的声音,喜欢看五彩的颜料在风筝上晕染出美丽的图案。在父亲的指导下,我也学会了制作风筝,虽然手法还很稚嫩,但每次看到自己制作的风筝在蓝天白云间翱翔,心中都充满了成就感。
在学校里,我积极参与各种与风筝有关的活动。学校组织的风筝节,我总是最活跃的参与者之一。我会和同学们一起制作风筝,然后在操场上放飞。看着风筝在蓝天白云间翱翔,我们欢呼雀跃,尽情享受着这份快乐。通过这些活动,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还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潍坊风筝的文化内涵。
如今,第42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即将开幕,我和家人都满怀期待。爷爷虽然年事已高,但依然精神矍铄。他每天都会拿出自己珍藏的风筝,仔细擦拭、整理,仿佛在迎接一场盛大的仪式。父亲则忙着准备参加风筝展示和比赛的作品,他希望能够在这次风筝会上展示出自己最新的创意和最高的技艺。而我,也报名参加了风筝会的志愿者活动,我想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介绍潍坊风筝的历史和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潍坊,爱上潍坊风筝。
回顾我们家三代人与潍坊风筝的故事,我感慨万千。潍坊风筝就像一条无形的线,将我们一家人紧紧相连,也让我们与这座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而潍坊国际风筝会,更是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支持下,成为了展示潍坊文化、促进国际交流的重要平台。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相信我们家与潍坊风筝的故事还将继续书写下去。我们将把这份对风筝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精神传递给更多的人,让潍坊风筝飞得更高更远,让世界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作者:潍坊市三建集团有限公司 王旭)
相关文章:
真抓实干 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丨沉浸式体验历史+多元化感受非遗 陕西山西激活文旅消费新动能04-04
全省文化和旅游资源开发工作会暨2025“乡村好时节·游购乡村”主题年启动仪式举办04-03
叶县:乡贤桑梓情 反哺振乡村04-03
我的风筝记忆丨王旭:风筝牵系的三代情04-03
三招治好你的精神内耗!精神科专家提醒,课题分离≠情感隔离04-03
五年城市美学探索,莘庄公交枢纽TODTIME时间廊暂别公众04-02
【公益】春天,种下希望的树木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