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不仅仅可以陶冶情操,也可以是一种人生储备,诗人的种种境遇给予我们慰籍,生活中酸、甜、苦、辣、咸百般的滋味,都可以从诗中感受到。
就如同李商隐的这首诗,写尽了人生的挣扎与无奈,内心的彷徨与纠结。
一夕南风一叶危,荆云回望夏云时。
人生岂得轻离别,天意何曾忌嶮巇。
骨肉书题安绝徼,蕙兰蹊径失佳期。
洞庭湖阔蛟龙恶,却羡杨朱泣路岐。
唐:李商隐《荆门西下》
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唐宣宗即位,史称“会昌之政”。
以令狐绹为代表的“牛党”得势,如日中天,而以李德裕为代表的“李党”,纷纷遭到贬谪。
李党给事中郑亚外调为桂州刺史、桂管防御观察使,郑亚向李商隐抛来橄榄枝,招他入幕。
李商隐为什么没有投靠令狐绹,而是转而接受了失势的郑亚的邀请,可能是因为与郑亚是同乡的情谊,也可能是他无声地表明他的立场取舍。
可能是郑亚开出的条件远远好过在看不到希望的京城,也可能是他在京城的官场已经透不过气来,想去往偏远的桂州,寻一方清净之地。
这首诗就是李商隐正在奔向桂州郑亚幕府的途中所作。
如果不是没有选择,谁会愿意背井离乡,愿意离开温暖的家。待到舟行荆门时,面对波澜汹涌的江水,李商隐内心一直压抑的情感,终于爆发!
一夕南风一叶危,荆云回望夏云时。
我坐在一叶小船上,听了船外刮了一整夜呼啸的南风,很是担心这一叶小舟摇摇晃晃在江上,是不是随时都有可能被波浪掀翻。
我回首望向来时路,荆门城里已是夏云重重。
看着眼前翻涌的波浪,诗人回首望向荆门城,内心无限怅然,触发了接下来的无限感慨。
人生岂得轻离别,天意何曾忌嶮巇。
嶮巇:念xiǎn xī,指险峻崎岖的山地,比喻人事艰险或人心险恶。
人生在世,谁肯轻易离别,但是面对眼前的艰难崎岖,老天又何曾成全呢?
这一句读到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家人离别是最难面对的事情,但是老天爷它根本不管不顾,依旧置人于险境。
骨肉书题安绝徼,蕙兰蹊径失佳期。
绝徼(jiào):绝域,极远的边塞。
家中的亲人捎来书信,劝我在遥远的西南安心就职,但是真的很可惜,当蕙兰长满家中的香径时,我却独在远方,要辜负家中这一片良辰美景。
诗人的言下之意,除了辜负家中的美景,还把妻子一个人扔在家中,更是辜负了妻子的一片芳心。
洞庭湖阔蛟龙恶,却羡杨朱泣路岐。
船再往东行,就是辽阔的洞庭湖,波浪壮阔的湖中有蛟龙凶恶,面临覆舟之险的我,此时此刻,倒羡慕起因为路有了分岔而哭的杨朱了。
“杨朱泣路岐”,杨朱在陆地每每遇到岔路口,不知何去何从时,感其失路之悲,因此放声大哭,出自《列子·杨朱篇》:“杨朱见岐路而泣之,为其可以南可以北。”
杨朱在陆地尚且有选择,可以走哪条路,可以不走哪条路,但是自己呢,此时却没有别的路可以选择,只能任由船只穿过洞庭,奔向未知的西南。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也说“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失路之人的境况已经够让人同情了,但是相比诗人一叶小舟出没在惊涛骇浪中生死不定,却反而能让人心生羡慕。
整首诗中,我们能读到诗人站在归乡还是继续前行的岔路口上,内心的不安和彷徨,痛苦和矛盾。
但是最终他还是选择把自己放逐在名利场外,向着西南而行,至少,这样他能得到一点可贵的自由。
纵观全诗,记行抒怀,慨叹人生离别之苦,把握自身命运之难。忆其家室亲人,无限惆怅;把眼光投向未来,又感到前途艰险、茫然无措。
情感有如舟行江上,跌宕起伏,体现诗人高超的艺术特点。
-end-
相关文章:
懂你的人,会明白你的情绪起伏;不懂你的人,看不出你的喜怒哀乐01-09
许多事不是想明白之后才能无所谓,而是无所谓之后才能想明白01-09
16句温暖语录:原来失去比拥有更踏实01-09
触碰心灵的干净句子,净化心灵,顿悟人生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