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实现小学信息技术的高效课堂,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而实际教学中会出现偏离本质、追求时髦、“泡沫”富集这样的现象,也会出现一些信息技术教师观念落后、教学盲从这样的问题,这些和高效课堂都是背道而驰的。笔者结合杭州市2012年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中的一些成功案例,从“激荡情趣,外显信息技术温度课堂;基于‘双基’,中饱信息技术百度课堂;关注思维,内蕴信息技术深度课堂。”三个维度阐述了精打细磨诸多课堂教学元素,构建高效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若干策略。
一、问题缘起
㈠现状审视
我们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在大市与各个区县市的一群“信息技术人”的带领下,教学理念与模式都是较为先进的。但并不意味着每个地区、每个学校、每个老师都具有这样先进的思想、灵动的策略、高效的课堂。现实的课堂教学中还时时有这样那样的和高效课堂背驰的现象:
偏离本质,信息技术课堂在弯路中游离目标。这种“弯路”更多地在于教师对课程理念的曲解与泛化,致使课堂教学偏离教学目标,导致教学程序的繁琐、教学指令的模糊、教学主线的缺失等。
追求时髦,信息技术课堂在形式中虚耗成本。有的教师盲目追求形式,急功近利,课堂浮华,导致学习方式与教学行为的繁琐和无度,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等浪费严重,成本甚高。
“泡沫”富集,学生在“缺氧”中低端发展。臃肿的资源、庞杂的内容、泛滥的课件等制造了课堂“泡沫”,窒息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既浪费学生时间,又滋长学生浮躁心理,学习成效低下。
㈡成因分析
1.教师的观念滞后
由于各个学校师资力量、均衡教育、信息交流、成长途径等各种因素有着较大差距,教师教学理念和行为也就表现不同。表现为教师大多缺乏学生学习主体观,缺失科学的教学设计观;对“课堂教学结构理论”、“有效教学理论”等教学思想存在明显的不足。教师的思想、信息还赶不上学生的理解程度,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技术手段已滞后于学生发展的需要。
2.教师的盲从心理
主要表现为教师在课程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使用方面缺乏主见,盲目赶时髦,形式化,课堂表现为“散乱的活跃”,如表面自主,无效合作,随意探究,滥用表扬,盲目综合,无度开放,曲解对话,削弱基础,等等。学生活动量大了,但思维含量少。显然,这样的教学行为是无效或低效的。盲目化、形式化最直接的原因在于教师尚未真正完成新课程理念。
㈢我的观点
我们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应尽量排除一些形式化的、不必要的东西,以时间、精力、资源的“下限”,去换取质量、效果、品质的“上限”,使教师和学生在低消耗、低成本的教学过程中获得教学的最优化和效果的最大化。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到信息技术的高效课堂,如:教学的导入、提问、评价、环节、练习、媒体、合作、拓展和生成资源等。笔者认为通过精打细磨诸多课堂教学的元素,构建高效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是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的一块敲门砖,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实施策略
要实现高效课堂,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笔者在此处想结合杭州市2012年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中的一些成功案例展开探讨。
㈠激荡情趣,外显信息技术温度课堂
通过新课程的教学实践,我们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积极规划与实践“有温度”的教学,会促使信息技术课堂动态生成,使课堂充满着生命的律动。
1.优化课堂导入,创设温度课堂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导入是教学环节关键的一步。巧妙的导入,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与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1]
⑴巧用游戏,激趣导入
能引起学生积极体验和思考,让学生产生学习欲望,这样的导入才是有效的导入。
三年级的学生热衷于游戏,追求其过程的快乐,游戏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学习活动。抓住这一特点作为信息技术学习活动的切入点,通过学生对游戏的亲身实践来调动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机会,让他们愉快的接受教育,成为学习的主体,促进思维想象的独特性发展。如,富阳市永兴学校的王老师在执教时就采用了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变魔术”的游戏方式导入新课。
案例1:《挑战魔法师(有趣的画板)[2]》节选(富阳)
1.打开“金山画王2004”。我是魔法师小王,我有魔法棒,我能让青青草原展现了一个小女孩捉蝴蝶的故事场景,只要你轻轻吹下魔法棒,它就有了魔法,你来吹一下,变……
2.同学们想拥有魔法吗?今天我们就来挑战魔法师。
(设计意图:用魔法场景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3.开启魔法(启动并认识金山画王)。
魔法马上开启,今天的魔法是金山画王中完成的,金山画王是一款用来电脑画画的软件。(课件展示)金山画王窗口有多个部分组成,接下去请同学按要求开启魔法。
(设计意图:自主探索与认识金山画王的组成及相关工具和命令的使用为后续的魔法工具做铺垫。)
事实上,游戏方式的导入是比较考验信息技术老师的灵活性和基本功的一种方式。老师既要结合教学目标,将需要学生准备或练习或复习的内容巧妙地与游戏结合起来,又必须具有组织游戏顺利进行并时时掌控游戏活动进程的能力。[3]做游戏在课堂中最受学生的欢迎,能迅速调动学生情绪,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学生在做游戏的同时不知不觉学到知识,在快乐中学习,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创建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这是每个老师都可以充分使用的“法宝”。
⑵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信息技术的产生是基于生活的,知识也是来源于生活的,所以我们创设情境的时候,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一方面可以迁移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为教学所用;另一方面学有所用,能够体现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人都喜欢听故事,尤其是孩子。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故事,这样不仅会引发学生浓厚的兴趣,而且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有助于切入知识的学习。如,建德市新安江第一小学谢老师在执教《丰富的图库》一课时就采用《寻蛋记》这样的探案故事形式导入新课。
案例2:《丰富的图库[4]》节选(建德)
师:平时同学们都喜欢看什么类型的故事呢?
生:趣味的、科幻的、幽默的……
师:今天谢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刺激的探案故事,大家想不想听?
生:想!
1.出示画面,讲故事并提问。
2.揭示课题。
3.学生打开金山画王并自主尝试。
4.演示并讲解。
(设计意图: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情境生活化,但不等同于生活,应该是高于生活。学习信息技术不仅仅是生活的需要,更是学习信息技术本身的需要。因此,我们在创设情境时,不应只注重生活实际,还应该要凸显信息素养。信息素养体现在两个方面,提出信息技术问题和基于信息技术知识。谢老师的探案故事是条明线,而通过故事让学生提出信息技术问题和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技能是条暗线,明暗两条线推动这故事的发展,使信息技术的课堂充满温暖,高潮迭起。
2.多元教学评价,保持温度课堂
评价的意义在于它是一种对学生的引领,也是对学生学习、行为价值的取向的干预和影响。它可能是显性的,但更多的是隐形的。教师要学会善于捕捉、挖掘、积累评价设计的策略、方法、途径等方面,充分发挥评价对学生学习促进的功效。有时还需要多留点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表现,这些对学生人格的健康也是很有益处的。
⑴创新方式,优化评价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指出“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5]
在我们日常的课堂上,老师经常采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点评”这样的方式对学生的认知、技能和情感等方面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对于学生我们一直要求创新,那么对于教师自身我们也应该多采用灵活机动的方式给予学生评价。让学生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更多体验到自我学习活动的认识及个性、爱好的发挥,更好的融入到有温度的信息技术课堂之中。如,建德市新安江第一小学谢老师在执教《丰富的图库》一课时,对学生的作品评价就采用了故事相册的方式。
案例3:《丰富的图库[6]》课堂实录节选(建德)
师:在月黑风高的夜晚,《寻蛋记》开始了。她到哪里去找鸡蛋了?(展示学生作品)
生:(描述自己续画中的故事。)母鸡在河边找鸡蛋,遇到了小猫和小鱼。
师:母鸡问小猫和小鱼,那她找到鸡蛋了吗?
生:没有。
师:故事继续发展,我们再往下看。(展示学生作品)
师:这幅画是谁的?你来说说发生了什么故事。
生:(学生根据自己的作品续画中的故事。)母鸡和小猫、小狗在麦田里找鸡蛋。
师:这个蛋裂开了,是她的鸡蛋吗?
生:不是。
师:那我们再往下看。母鸡继续往前,这幅画是哪个同学的?
生:(学生根据自己的作品续画中的故事。)母鸡到草原上去找鸡蛋,请老鹰和小鸟帮忙。
师:找到鸡蛋了吗?
生:找到了两个破壳的鸡蛋。
师:她要找的是鸡蛋,她以为这两个不是她的孩子,继续往前找。这幅画是谁的?请你来说说。
生:(学生根据自己的作品续画中的故事。)离开母鸡的时候还是鸡蛋,找着找着鸡蛋破壳变小鸡了,老鹰和小狗告诉母鸡这就是她的孩子。
师:终于找到了!我们同学们合作一起完成了这个故事,大家给自己来点掌声。
学生并不缺少创意思维的能力,要看老师是否注重引导和怎样激发,三年级的孩子兴趣是第一位的,在启蒙阶段我们要轻技术,重情感,有温度。谢老师利用故事的形式将孩子们的作品串连起来,不仅是对整节课结构完整的把握,更是打造了一种温馨的信息技术课堂作品评价氛围,每个孩子都愿意参与到故事的编撰中。
⑵细化目标,合理量化
学习评价作为学生学习的反馈,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手段。对学生的评价要从态度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要给学生及时订正错误、再次学习的机会。过程性评价与传统教学评价的最大区别是在评价功能上的拓展上,它强调通过一系列间隔性评价,来控制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发现问题,并及时反馈,使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与良好的状态。如,杭州市余杭区五常中心小学胡老师在执教《丰富的图库》一课时就采用了量化评价表。
案例4:《丰富的图库[7]》评价表(余杭)
表1 《丰富的图库》课堂学习评价表
第13课《丰富的图库》 班级: 姓名:
任务
你完成了吗?
1-2相连
你找到场地了吗?(背景的添加。)
2-3相连
你给场地上添上白云了吗?(背景的叠加。)
3-4相连
小黄狗来了吗?(角色的添加;缩放、羽化、平移的使用。)
4-5相连
你把练杂技的猫头鹰请出来了吗?(垂直翻转的使用)
5-6相连
勤劳的啄木鸟来了吗?(动画角色的添加)
6-7相连
你把主角请出来了吗?
7-8相连
其他小动物来了吗?
8-9相连
你会保存了吗?(档案管理)
9-10相连
你理解什么叫合作共赢了吗?
这样的评价既了解了基础知识,考查了基本技能,又能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综合发展。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将评价表收录到“成长记录袋”中,使其成为反应学习进步的重要资料,如“自己最满意的作业”、“印象最深的学习体验”等等。对教师、学生或家长而言,这些评价表、“成长记录袋”为学生的不断发展“积累”信息与证据。它为教师和学生双方提供服务,让他们及时准确地掌握学习进展等实际情况,以便调整下有步的学习。
㈡基于双基,中饱信息技术百度课堂
一个知识点从无到有,真正需要内化的过程正是需要通过多次的反复训练才得以实现。假如我们采用机械呆板的重复训练,使实际的操作运用与知识点产生分离,使学生找不到操作的依据,那么这样的练习训练就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为了能较好地抓住学生的好动心理,可采用比较灵活的方式,使学生在反复中不感到重复,在熟练技能的同时,思维也得到较好的训练。因此,我们在练习设计时要像“百度”一样进行搜索,让学生的思路宽广起来。
1.开放课堂练习,拓宽课堂视野
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来看,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有种种诱因或手段,成就动机则是普遍的、有效的一种。开放课堂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在教学过程中施展各自的才能和智慧,从而使每个学生都有所获、有所得,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⑴变式练习,突出重点
所谓变式练习,就是对于一个问题的情境,保留其中的某些条件或数据,或者变换提问的角度或方式,可以变化出新的信息技术问题,从而充实知识。变式练习,有助于加深对新知的理解,体会相关知识的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产生有效迁移;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宽度和灵活性。如,杭州市采荷第二小学楼老师在执教《有趣的画板》时就采用了这样的方式进行展开。
案例5:《有趣的画板[8]》节选(江干)
画孙悟空的金箍棒
1.玩一玩:
利用“工具箱”中的工具,画出孙悟空的金箍棒
要求:绣花针大小的的金箍棒
请学生演示操作过程
板书:1.找工具 2.选功能2.设选项。
2.玩一玩:
再画一根金箍棒
要求:最粗的金箍棒
请学生演示操作过程
——小结:原来选项的设置不同会有不同效果!
请学生演示不同的操作
——小结:原来功能选择不同也会有不同效果!
板书:不同的效果
——小结:只要按照 找工具、选功能、设选项这三步曲去操作,你玩金山画王肯定会简单方便多了。
(设计意图:利用漫画人物的情景需求,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和学习。知识点解决:
笔触大小、直线和曲线小结工具的绘画方法工具使用方法的的体验。任务1得出方法:
找到工具、设置选项。任务2得出方法:选择功能。
由此可以看出,由于各个学生原有知识、信息量不尽相同,对练习中新内容以及构成的新联系也往往是各不相同的,这种情况下,往往会出现“别出心裁,突破常规”的思路。当学生独立地“打破常规,独辟蹊径”时,学习的兴趣猛增。这样的练习不仅可以满足不用学生的需求,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创作的能力,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⑵精选素材,突破难点
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搜肠刮肚地去寻找教学素材,但常常感觉“山穷水尽”。如果把素材的积累比作“征兵”的话,那么素材的选取就是“调兵”了。而一节有效精彩的信息技术课离不开教师精彩的“调兵遣将”所发挥的作用。如,杭州市求是教育集团沈老师在执教《魔力花盆》一课时,就精选了载体,突破了在画笔使用过程中学生学会设置画笔的颜色、笔头粗细、曲直这个教学难点。
案例6:《魔力花盆[9]》节选(西湖)
教学环节3:学习使用画笔工具
1.认识了金山画王的界面,我们也有了花种(教学导入的时候发给学生)。下面我们就要设计花盆。
2.那怎么打开金山画王这个软件呢?还有什么方法?
3.任务:尝试使用各种画笔工具,设计一个花盆。
4.好。沈老师这有几个同学的花盆,你来看看这几个花盆画的怎么样? (学生演示)
出示学生对比作品:粗细对比、曲直对比、色彩展示,形状展示。
展示色彩好或装饰好的作品。
5.如果你对自己刚才的作品不是很满意怎么修改呢?
演示部分修改及全部修改的方法。(橡皮、撤销、空白画纸)
6.修改好的同学可以帮助同组的同学。
皮亚杰指出“传统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往往是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践操作开始教学”,即称为“灌输式”教学。今天,对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的,可能会忘记;看过的,可能会明白;而只有做过的,才会真正理解。以上练习设计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学生在“多变”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并从中体验到知识点本身深刻而又充满情趣,进而发展学生的智力,才能使学生在知识与智力上都“更上一层楼”。
2.丰富拓展内涵,延伸学生思路
拓展是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可以存在课堂内外。目标不同,拓展方向也产生差异,如可以是操作技能的强化为目标的,以巩固知识的练习,也可以是联系实际的应用拓展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拓展的内容。拓展目标大多是为开阔学生的视野,打开学生的思路,提升学生对信息变化规律的观察、理解和应用水平。判断是否属于优秀有效地拓展的设计,关键是看是否做到:顺势而进,因人而行。顺势的势就是教学内容,就是需要与所学内容有紧密联系;因人就是接受教学的对象,因人就是安排的拓展内容应满足学生心理需求和认知水平。否则教师就是再费神劳心,结果必然是得不偿失。
⑴由体成系,塑造亮点
在教师的诱导或在某种情景下,学生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知识或产生独特的感受、体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课堂亮点。课堂亮点是一种珍贵的课程资源,很多教师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教师在教学中是主角,学生是配角,是一个被动的倾听者和学习者。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努力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塑造课堂中的亮点。如,杭州市求是教育集团沈老师在执教《魔力花盆》一课的拓展环节时,就用“亮点”照亮了整节课。
案例7:《魔力花盆[10]》节选(西湖)
1.沈老师把大家的花盆放在一起,简单的加上几条线,就成了一个漂亮的花架。你能不能也让自己的作品变成漂亮的花架呢?(出示班主任的照片。)
2.那要怎么做呢?比如这个同学的花盆。你觉得应该怎么来画花架。(出示不同位置,大小的2组花盆。)
3.花架可以画成不同的样子,每个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花盆来设计。
4.任务:在自己花盆的基础上,设计一个花架,还可以在花架上多摆几盆花。
前十个画的又好又快的同学,可以为自己的小组加一朵花。
记得巴尔扎克说过:“打开科学的钥匙,毫无疑问是问号。” 笔者认为教学中能抓住核心,引导学生质疑,不断推动学生探索新知,使得思维不断向深度广度拓展开去。沈老师看似随意的“在自己花盆的基础上,设计一个花架,还可以在花架上多摆几盆花”,结果孩子们各种富于想象和希望的答案(作品)让我感受了他们的学习潜力,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是最棒的,他们有能力去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关键是有时我们太不相信他们了,孩子们有时的机智远远优于老师。我们应该用期待,用尊重,用呵护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诱导学生学习的情感,把教学要求转变为学生学习探索的兴趣所在,那样,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才有价值,素质教育才能体现。
⑵关注细节,扫清误点
对于课堂教学中的误点,教师应怀有一种豁达、宽容的心境,允许学生犯错误,原谅学生的过激行为,创造性的运用心理学和教学规律,对教学中出现的偶发情况进行及时、巧妙、灵活的处理,挖掘其中的“问题”,成为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这是对教师把握课堂能力的考验,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锻炼,也是教师个体教学风格的外化和升华,是较高层次的教学艺术。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正确处理学生的“误点”。如,保存文件就是一个极容易产生误点的内容,我们来看杭州市天长小学的厉老师在执教《挑战小小设计师》一课时是怎样做到关注细节,扫清教学中的误点。
案例8:《挑战小小设计师[11](丰富的图库)》课堂实录节选(上城)
分享关:夸夸书卡,快乐分享。(最后修改并按要求保存作品,互相交流分享)
师:厉老师也设计了一张图书卡——秋天的故事,谁来帮我保存?大家将书翻到35页。金山画王和画图的保存是不同的。
生:金山画王有档案管理。
师:(指名一个学生上前演示)告诉我档案管理和输出这个按钮在哪里?
学生演示,找到并单击按钮。
师:恭喜你找对了(弹出保存窗口)。咦!这个界面大家熟悉吗?
生:熟悉
师:和画图里面的一样。厉老师如果现在请你保存到桌面上,你会选择吗?
学生操作。
师:恩,我们已经到了桌面,出现了“保存在”的界面。厉老师想问一下同学们,你平时是怎么给文件取名字的?
生1:可以用主题的名字。
生2:可以用内容的名字。
师:是的,这样的名字在今后都能很方便的找到文件。其实我们还可以为加上时间。我们来试试,请你输入“1116(11月16日)。然后把班级学校也加上去,那就不会和别人重复了。
学生操作。
师:我们来验证一下,看看是否有保存。提出金山画王,在桌面上找一找。
生:有,能打开了。
师:保存好后,我们来夸夸我们的读书卡。
几节课下来,只有厉老师关注到保存时的“保存路径、文件名的规范、验证保存”这些和保存相关的细节。岂不知,保存也是有拓展的——文件名的规范和验证保存。
抓住一个细节,就能生成一个精彩的环节;忽视一个细节,就可能毁掉精彩的课堂。关注教学细节,打造教学细节,让我们信息技术教学更自然、更贴近学生、更精彩而有效。只有关注课堂细节,合理拓展,扫清学生有歧义,容易理解错误的知识点,提高课堂效率才不是一句空话。
㈢关注思维,内蕴信息技术深度课堂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指出: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所学的知识是前人的思维结果,要把已有的知识进行深化提高,不能靠简单的听和练来接受。而应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了解前人思维方式及过程,形成自己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从而实现思维、经验和方法的提升。
1.培养问题意识,提升思维深度
问题设计要考虑到设计是否合理,能得到什么样的效果;是否具有开放性,能否拓展学生的思维;是否具有思考价值;是否突出重点;是否具有层次性等等,如果考虑到这些条件,就会在问题设计的高效性有了一定保险系数,它也是高效课堂构建中极其重要的一块基石。
⑴提升思维,有效提问
“问”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门教学艺术,要掌握好这门艺术,教师就应勤思考、多分析、努力优化课堂的“问”,“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的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12]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探究信息技术问题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在信息技术王国里遨游;好的提问,需要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问题要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每一根神经,就能极大地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率。如,萧山区进化镇第二小学张老师在执教《丰富的图库》一课时,就利用主题图提出了三个核心问题。
案例9:《丰富的图库[13]》节选(萧山)
1.认识背景
故事发生在哪里?(森林里)我们把故事的背景改成森林。
对于背景能提什么问题?在哪里、有什么、怎么用?
师生讨论解答这三个问题。
(重点有什么?
老师这里还发现一个神秘的按钮,知道是什么吗?教师讲解
透明度的使用
2.学习角色
现在画面还缺少谁啊?(小刺猬和苹果)我们来研究角色
角色你能提什么问题?
师生讨论角色的使用。2.出现错误角色的撤销(和画图第7课相比较)
提问:大家做的真好,请问同学们是怎么自己来学习图库中角色这个功能的?这位同学真厉害,能马上把我们刚才的学习方法用进来,在学习过程中碰到新事物都可以按照这个来学习。
3.学习动画
学习故事,讨论动画能提些什么问题?
请同学们用刚才的学习方法给图画添加角色和动画。
演示学生作品。请学生演示动画的添加。教师介绍动画的删除需要用删除按钮。
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还能促其知识内化,培养其思维,提高提问的有效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用智慧的手法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既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又能实现信息技术教学目标的基本控制,使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
⑵自主探究,梳理问题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师生感情交流的过程,两者都有各自的特点和规律,丢掉其中任何一方都无法使教学活动真正走上科学的轨道。[14]在教学中,教师只有营造一个生动活泼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学生才能主动身心愉悦地投入到学习中,在自主探索中学习信息技术,并学会运用信息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富阳市永兴小学的王老师在执教《挑战魔法师(有趣的画板)》一课时,就很利用教材让学生自主探究、梳理了和画笔相关的问题。
案例10:《挑战魔法师(有趣的画板)[15]》节选(富阳)
【教学过程】
三、魔法师神奇的魔法笔。
我们知道魔法师都有一个魔法棒,金山画王也有很多支神奇的魔法笔,请同学们找出来,请您仔细研究这支笔有什么魔法。
学生自主探究研究,可以让学生参考书本P32,自主研究、梳理神奇的画笔:1.它有哪些笔?2.如何调整笔的粗细?3.笔的颜色如何调整?
学生尝试画彩虹,出示要求:
1.注意选择适当的笔。
2.注意笔的粗细和颜色的选择。
3.彩虹的大小。
王老师在那些与教学有关的问题中提炼紧密联系当前内容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解答,至于和教学无关的问题教师也要妥善处理,以保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同时教会他们发现问题、梳理问题。
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不是任何知识都适合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只有从学生自身的实际出发,在充分考虑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探究能力的基础上,精心选择的能与学生的思维结合起来具有一定的思考性、探究性的内容,才能让学生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2.调控生成资源,提炼情感深度
“映阶碧草自春色”、“涌潮袭城寂寞退”无不反映出诗人的洞察力和表现力,但它必定是在用心灵感受事物变化,是用气息去触摸信息变化的意义。这种能力或许需要与生俱来,但更应相信它们是千锤百炼的结出的硕果。面对课堂上几十上百的鲜活生命,只有我们有心去发现课堂上每一个生命独特的迟疑、迷惑、彷徨、冲动、激情、创新,课堂就不会缺少有绚丽的亮点,教学的精彩也就会层出不穷。
⑴容错纠错,提炼方法
互相支持的课堂是学习错误资源化的重要保证。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构建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错误不过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做的某种尝试,是非常正常的。错误的价值有时并不在于错误本身,而在于通过师生的活动促进相互的发展。我们应该积极营造一个互相支持的、真实的课堂,理解错误,给错误以一席之地。如,萧山区进化镇第二小学张老师在执教《丰富的图库》一课时,就巧妙的利用了学生的错误提炼了删除动画的方法。
案例11:《丰富的图库[16]》课堂实录节选(萧山)
师:下面请同学们带着三个问题自己先学习动画。(在哪里?有什么?怎么用?)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观察。
师:刚才我们发现学习动画和学习角色是差不多的。
指名学生上机演示。
师:一下就找到了,很棒?刚才发现有个小朋友不小心添加了一个小鸭子在图中?怎么办?
生1:撤销。
生(其他):没用的(估计已经尝试过)。
生2:空白。
生(其他):没用的,重新做一个呀!
师:刚才有同学说撤销,请谁上来试试。
指名学生上机演示。
师:把我们的苹果都撤销了,撤销有用了吗?
生:没用的。
师:那怎么办呢?其实只要单击“动画”按钮。发现什么了吗?
生:哦,现在可以删除了。
师:是的,单击删除就可以把我们不需要的动画删除。它(动画)和角色是不一样的。
要合理有效地利用课堂上出现的错误资源,就需要教师对错误要有足够的预见性,如果教师在之前不能预见学生可能走上哪些岔道,也就不能保证教师在课堂上产生错误的“瞬间”,能准确把握错误的价值,采用积极的应对策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心向,与老师、同学发生思维的碰撞,在讨论中明晰错误中存在的问题,找到出错的原因。因此,教师又必要对课堂上出现的错误进行分类整理,并且深入地分析错误出现的原因,根据原因来思考采用什么具体的方法将错误暴露给学生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⑵妙用作品,升华感情
教育教学的主体客体都是具有理性的情感的人,这就要求教育过程必须在和谐、信任、愉快的情感中展开。古人云:“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扬,此立文之本源也”。[17]情之于语言,如同眼睛之于人。因此,我们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应妙用学生作品,抓住情的主线,点燃学生心中情趣的火花,那才是信息技术课堂感情升华不竭的力量源泉。如,杭州市天长小学厉老师《挑战小小设计师(丰富的图库)》一课时,她巧妙利用了一系列和图库相关的作品进行延伸,将课内高涨的学习热情一直延续到课外。
案例12:《挑战小小设计师[18](丰富的图库)》课堂实录节选(上城)
和同学分享你的读书卡,这样来夸一夸:
我是设计师( ),我的读书卡主题是( ),我的读书卡上有( ),我最满意的地方是( )。
师:我们的图库除了做读书卡之外,还可以做其它很多的作品。我们一起来看。这是什么(教师展示作品)?
生:信封。
师:也是用图库里面的素材设计的。这是什么(教师展示作品)?
生:科学观察卡。
师:你也可以来做一张观察卡,科学课上可以用。这是什么(教师展示作品)?
生:教师节贺卡。
师:图库里面有更多的功能等待大家去发现。(教师展示作品)用自己的照片,加一些装饰。这是厉老师在潜水时的照片,我觉得鱼不够多,加上更多的鱼,你们觉得怎么样?
生:很有意思。
师:图库这个法宝很有意思吧!课外大家可以和杨老师继续研究、学习。
艺术家罗丹曾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课堂上厉老师利用出乎学生预料的作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投入感情地学习,随时随地以情感人,使情融于学,学寓于情。这样的感情升华并不是哗众取宠,薄纸一笑,而以切实的灵活的方式而出现,充分发挥了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面作用。借助情感教学感化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净化思想,培养高尚的情操,养成优良的心理素质,也只有借助情感教学,才能更好地与学生沟通,真真切切的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
三、反思
1.实施策略与教师个性融合问题
笔者所阐述的这些高效课堂的策略都是一些共性的实施策略。而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师都有其独特的教学个性,教师的教学个性就是教师在长期教学中形成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的个人品质的总和。说它具有教育性,是针对教育的对象学生而言。说它具有创造性,是针对教师的创造性的教育活动而言。所以,教师的教学个性就是教师通过对学生和教学内容的综合分析,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方案,为了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而在教学活动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较稳定的教学特色。[19]
具有共性的实施策略怎么样和教师的个性有效的融合,共享这些优质资源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2.实施策略与信息技术课的广度、深度融合问题
小学信息技术是小学阶段众多学科中的一个新兴小学科,但它涵盖了三至六年级,内容从初步认识到高级应用及课程整合应有尽有。不同课型之间、年级之间的高效教学策略的共性与信息技术课的广度、深度的融合问题,也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关文章:
懂你的人,会明白你的情绪起伏;不懂你的人,看不出你的喜怒哀乐01-09
许多事不是想明白之后才能无所谓,而是无所谓之后才能想明白01-09
16句温暖语录:原来失去比拥有更踏实01-09
触碰心灵的干净句子,净化心灵,顿悟人生01-09